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从“光头党”到“土酷” ——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青年亚文化审美趣味

本文以“光头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和“土酷”(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青年亚文化审美趣味以及亚文化现象所对应的社会背景问题。“光头党”是一种源自五十年代英国伦敦的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他们将自己打扮成强悍的外表,对典型的工人着装进行夸张的模仿,他们将头发剃成光头或者极短,穿着纯色或条纹的尖领钮扣衬衫,飞行员夹克,紧身牛仔裤以及马丁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迁,工人阶级传统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了居住、工作、教育以及娱乐方式等。工人阶级子弟感受到文化危机,由于传统的生活模式被逐渐瓦解,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恢复原有的传统文化,因此在五六十年代英国伦敦东部的传统工人阶级社区,大批“光头党”出现了。当下国内另外一种青年亚文化“土酷”也成为了一部分年轻人所推崇的潮流,从外表来看,土酷爱好者们会喜欢穿粉色的休闲polo衬衫,腰上系着过时却抢眼的腰包,佩戴各种能展示自己特殊品味的饰品,可以说是对典型乡镇青年的穿着进行复制。和“光头党”相比,“土酷”只是比较小范围的亚文化现象,没有大型集体活动,具体行为一般都是在城中村等城乡结合部摆出特有的姿势拍照,相同爱好的人经常通过网络交流。“土酷”青年特意穿上所谓“土”的着装,去到所谓“土”的地方拍照,并且觉得这样才是“酷”的。他们更多地是利用夸张的造型,以幽默的态度传播这种带有强烈符号性的亚文化,反对主流文化对乡镇品位的排斥,具有抵抗性。“光头党”和“土酷”同属于青年亚文化现象,但是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区域,青年亚文化审美趣味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特殊的形式发生在特定的时段和区域必然有它的原因。本文尝试用亚文化理论中的两种解释模式来分析“光头党”和“土酷”现象,讨论其背后的问题。

作者:
李冠廷
学位授予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18年
导师姓名:
邓箭今
中图分类号:
TS941.12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光头党;土酷;审美趣味;抵抗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